尊龙凯时

?
信息门户| 信息果真| 联系校向导| 西席邮箱| 学生邮箱| 师大云盘
师大新闻| English Version| 校友之家| 珠海校区     

西席邮箱学生邮箱

导航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师大故事

传木铎金声 ,展京师风范 ,讲述尊龙凯时大人自己的故事。

高益民:感恩师大 ,情系教育

高益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学部国际与较量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较量教育学研究 ,专攻日本教育。先后主持“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政府对策较量研究”“高等学校分类治理国际较量研究”等省部级课题 ,揭晓《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在东亚的移植及其变种》等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出书《古板教育的现代运气》等著作多部。


20180709153112232568200662.jpg


1

抚今追昔念师恩


1986年 ,高益民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念书 ,自此最先了他与尊龙凯时大、与教育的故事�W纺钇鹱约涸谑Υ�32载过往 ,现已为教育学部教授的高益民仍念兹在兹——“我自己没有什么故事 ,但事实在这里三十多年了 ,也允许以讲一点师大的故事。”


1985年冬 ,教育系高洪源先生受招生办委托前往大连对其时身为高三学生的高益民举行考察。高洪源先生不但去了高益民所在的高中 ,并且掉臂严寒和身体不适 ,坚持到高益民家里相识情形。高洪源先生为人谦和宽厚 ,在相识了高益民的情形后 ,对学生家长说了一番出人意料的话:“孩子的综合素质较量好 ,报考我们教育系虽然很接待。可是现在刷新开放的大潮起来了 ,经济建设是中心 ,从孩子的生长思量 ,学经济类的专业会不会更好?”其时在场的高益民听到高先生的这一番话 ,震惊之余 ,也为高先生着眼于学生生长的忠实态度所感动 ,他从高洪源先生身上感受到了尊龙凯时大特有的精神情质 ,不过这反而促使他刻意报考教育系 ,希望自己某一天成为高先生那样的好先生。


20180709153112099177001300.jpg


“上世纪八十年月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回忆早先入师大的情景 ,高益民念兹在兹。“那时国家虽然百废待举 ,但随处洋溢着蓬勃向上、信心满满的高昂情绪。来到师大 ,那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气息更是扑面而来。我上师大那年遇上第二个西席节 ,天下政协主席邓颖超来加入开学仪式。仪式在东操场举行 ,邓颖超的即席讲话很随性 ,她说她‘五四’运动后为逃避军警的追捕从天津来到北京 ,曾在师大附小教过一年书 ,以是很希望尊龙凯时大把她看成校友 ,校友会会长王光美就地很自然地站起来体现:‘吸收邓大姐为尊龙凯时大校友。’整个仪式的气氛轻松而热烈 ,同砚们笑声一直。操场也没有警备森严 ,只管那天我迟到了 ,并没有被榨取入场 ,很随便地就进了场。”


也许是履历了太长时间的关闭和压制 ,刷新开放后整个文化界、头脑界都特殊活跃。“师大的讲座、沙龙、文娱运动很是富厚 ,特殊是种种讲座特殊有吸引力。那时间来做讲座的人经常是慷慨激昂 ,如饥似渴的同砚们往往把课堂挤得水泄欠亨 ,场上还常有强烈的论辩 ,讲座之后 ,心潮汹涌的同砚们往往还要回宿舍接着讨论 ,有时熄灯后还会有很长的卧谈会。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刷新开放的时代气息 ,也感受到了师大深挚的学术气氛。”其时师大校园的学术气氛就已经很是浓重 ,校向导也常在校内开讲座。“王梓坤校长的讲座我似乎没有听过 ,但党委书记周之良 ,副校长顾明远、许嘉璐等校向导的讲座我都听了不少 ,其他校内外学者的讲座加入得就更多了。”


本科时代 ,高益民遇到了两位气概差别、性格差别 ,但初心相同的班主任。一年级时的班主任是刚刚本科结业、正在读研的许进军先生 ,由于自身也是学生 ,以是许先生能够更准确地明确学生的需求和盼愿。“他没事就去我们宿舍和我们谈天 ,从国家大事聊到学习、恋爱。”也许正由于是年轻 ,许先生对自己和对学生的要求反而更高。“从上早操到班会到宿舍检查 ,许先生在每个方面都希望抵达极致。”高益民从班主任许进军身上看到了一种敬业品质 ,至今未曾忘怀。一年后 ,班主任换成了张莉莉先生。“张先生完全差别 ,她的特点是质朴、散淡。她从不自动给学生施压 ,很少说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虽然张先生为人恬淡、豁达 ,但做事总是一步一个脚印。事情之后 ,高益民和张先生酿成了同事 ,但他仍会时常获得张先生的指导。张先生每次见到他 ,照旧像以前一样 ,总是先勉励一番 ,然后又提醒他专心做自己的事。


类似的先生尚有许多 ,如向玉琴、戴惠媛、高奉仁、黄会林、成秀兰等 ,他们的悉心指导、严酷要求和身先垂范都让高益民受益匪浅。


“有些先生已经不在了 ,但我历来没有遗忘他们。高奉仁先生以前多年担当师大学生合唱团的艺术指导。高先生因病去世时 ,我去加入离别仪式 ,现场没有哀乐 ,都是一支支的合唱曲。眷属先容说他躺在病床上的时间 ,还时而做着指挥的行动�?梢运迪壬谧詈罄肴サ氖奔� ,转达出来的依旧是对艺术的热爱、对专业的执着。”


以人为本 ,关爱学生 ,是师大西席的风范。高益民的本科先生云云 ,研究生导师亦是云云。亲热平和、认真认真的苏真先生 ,学识渊博、胸襟宽阔的顾明远先生 ,加上团结作育时代日本名古屋大学的马越彻先生 ,他们教他为学为人之道 ,是高益民学术蹊径和人生蹊径上的一盏盏“明灯”。


20180709153112103886509659.jpg


“顾先生有许多社会兼职 ,但他从不落课 ,也不忘事 ,念书会的时间有时调解很多多少次 ,我们都忘了 ,他也记得清清晰楚 ,现在想起来 ,那时的顾先生也已六十多岁了。博士论文那么长 ,顾先生改得很细 ,一个英文单词也不放过。顾先生现在近九十岁高龄 ,但事情态度没有丝毫改变 ,一个课题从大偏向到小细节 ,历来没有轻视过。”先生们的言传身教熏染着高益民 ,让他对西席的职业有了更富厚的明确。“顾先生事情那么忙 ,但他历来没有因此延伸对学生的指导。我在名古屋大学学习时代 ,顾先生写信给我 ,有时一写就是三四页纸的长信 ,谈他的人生蹊径、学术体会 ,也谈国家的形势。那么长的信 ,内里没有一句说教的话 ,但却句句让我感受到先生的期望。”高益民说 ,先生的身教威力最大。上世纪20年月 ,尊龙凯时大的校训一经只有四个字——“以身作则” ,这也是很有原理的。


20180709153112107719105252.jpg


2

扪心自问常有愧


做西席近二十年 ,高益民似乎历来没有嫌疑过自己的选择。“当西席一直是我的理想 ,虽然我对好几种职业都有兴趣 ,但西席始终是我最喜欢的。人能如愿以偿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也是一种幸运。”


在一次钻研会上 ,各人提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时 ,大大都先生以为自己首先是研究者 ,其次才是西席。高益民和另外一位先生则以为自己的第一身份是西席 ,其次是研究者。高益民以为这个选择既与自己原有的志向有关 ,也与尊龙凯时大的恒久熏陶有关。“以前我们念书的时间就是把西席放在第一位的 ,现在顾明远先生为我们教育学部确立的部训首先也是‘崇教爱生’ ,下一句讲‘求真育人’ ,求真也是和育人联系在一起的。”


20180709153112111020901431.jpg


就天下规模看 ,特殊是研究型大学的西席 ,把研究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认同是很是普遍的征象。“大学 ,特殊是研究型大学在知识生产上肩负着奇异的使命 ,以是大学吸引了许多有志于科研事业的人 ,而那些有志于教育的人在研究取向的评价系统下也会自然地把研究的主要性放在前面 ,这很自然 ,完全可以明确。更况且在现实中研究与教学的矛盾有时会很是突出。”


“但似乎也不是那么欠好选择。研究事情需要几多代人的起劲和积累 ,一代不可完成 ,尚有下一代�?墒侨羰怯幸桓龌钌哪昵崛嗽谀阊矍靶枰傅己妥手� ,弃之掉臂是不可能的。”不过 ,高益民对自己在学生身上投入的精神也不知足。“提及来容易 ,但现实上并不简朴。虽然心情上希望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但经常做不到。行政、科研以致家事都疏散了不少精神 ,想起来照旧很有愧的。”在学生规模迅速扩大、科研等使命一直加重的情形下 ,许多大学西席对人才作育都感应力有未逮。


“想一想我的先生一经是怎样对我的 ,再看看我现在又是怎样对自己的学生的 ,相比之下 ,心里确实很担心。”


上世纪九十年月 ,电话还不普及 ,以是学校里经�;峥吹降际Φ剿奚崧フ已致畚侍饣蛑傅佳那榫�。“感受那时间先生们在学生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神许多 ,读博士的时间我住在13楼 ,有时就看到九十多岁的钟敬文先生拄着手杖爬到三层来找博士生 ,他的学生不在的时间我也将老先生让到我们房间坐一坐。”


“那时我与中文系的李运富(现文学院教授)同屋 ,他的导师王宁先生也常来宿舍里和他谈事情。来的多了 ,对我也就有了一些相识 ,顺便也会给我一些治学上的指导。她知道我对梵学感兴趣 ,就回去把她祖父的梵学著作找来送给我读。”


先生们不但体贴学生的学习 ,往往在学生结业之后还看护他们的事情和生涯。“我厥后事情 ,刚刚安排下住处 ,师母周蕖先生就挑了许多碗筷、餐盘让顾先生带给我安家 ,后烂至粝师又拎来了电饭锅让我利便做饭。顾先生和师母对学生就是这样 ,学术上严酷要求 ,生涯上眷注照顾�?墒撬撬坪跤植坏鍪怯捎诮菜饺饲樾� ,而是为了更高的事业。我现在当了西席 ,但跟先生比起来着实差得太远。”


随着时代的变迁 ,学生也体现出差别的特点。在这种情形下 ,教育也需要做出调解。“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挑战。由于西席学习和生涯的时代纷歧样 ,年岁也比学生大不少 ,看法的转变以及知识和手艺结构的调解并禁止易。很少有人能做到像顾先生那样 ,九十岁的老人一边写得好书法 ,一边还玩得转微信 ,既通古又知今 ,总在与时俱进。我们现在时常诉苦学生 ,但在顾先生那里你历来不会听到这种诉苦 ,他看过的年轻人多了 ,但历来不会说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诉苦话。他总以为做西席的 ,需要时常反思自己 ,用学习的心态去发明学生。”


西席是一个专门职业 ,依赖于专业的知识与手艺 ,没有这些 ,纵然是至心支付 ,有时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西席常被比喻成园丁 ,着实养花的人心里最清晰 ,由于对花的习性不相识 ,或因照顾不周、照顾太过等等 ,把花养死是很常见的。教育着实也是这样 ,西席和家长仅仅在主观上有‘都是为了你好’的意识是远远不敷的 ,盛意办坏教育的事太多了。”


“着实做西席的心里常有一些憾事。有的学生更适合推动 ,有的更适合勉励 ,或者推动和勉励都需要适当的时机和情境。做学术研究也是这样 ,能不可资助学生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或问题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既需要西席的功力 ,虽然也需要学生自己的天禀和起劲 ,总之要看双方的配合。做西席的这些年 ,我照旧遇到过一些波折和失败 ,想到学生在我这里没有获得应有的生长 ,照旧心生愧疚的。”


20180709153112114483809829.jpg


3

冷眼热心看天下

 

虽然说教书育人是西席的第一要务 ,但与中小学西席事实差别 ,大学西席肩负着知识生产的重大职责。“大学西席特殊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西席往往是通过知识生产来育人的 ,大学西席和学生是在配合发明真理的历程中而配合生长的。”不过 ,“研究的效果需要一代代人的一直积累 ,有时只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才会展现出它的意义与价值。诺贝尔奖那样的研究效果只是少少数 ,绝大大都的研究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迈大步 ,而只是挪小步 ,甚至连小步都看不出来。”学术事情需要兴趣 ,需要激情 ,“热爱学术事情的人并不感应板凳冷 ,反而是热爱冷板凳。范文澜先生讲‘板凳甘坐十年冷’ ,‘甘坐’就是这个意思。”


本科结业以后 ,高益民考入我校外国教育研究所(现国际与较量教育研究院)先后攻读较量教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日本教育。“一晃就是28年!”他说 ,“这个领域很是有趣 ,它欺压着研究者经常对自己的研究视角举行反思 ,也促使研究者养成一种国际的视野。我的同事们都是研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各国教育的专家 ,天天中午在一起用饭的时间就是一场小型的交流会 ,各人会交流各国教育的信息和情形 ,有时间各人会就某个教育问题谈谈差别的国家可能会有哪些差别的解决思绪。这是一种很有营养‘午餐会’。”


可是 ,无论哪个专业的基础研究 ,都会与实践有一定的距离 ,都很难直接解决现实问题。“坚持并享受这种距离感是研究者的一个基本素质。有一个距离 ,冷眼向洋看天下 ,就更容易坚持研究的客观性。研究者与出谋划策的谋士差别 ,研究者的直接责任是生产新知 ,谋士的直接责任是出好点子。研究者和谋士都会希望新知和点子爆发现实的效用 ,也会为此而支付一定的起劲 ,但社会有它的分工 ,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照旧在于发明一些深条理的、纪律性的工具 ,至于说怎样应用 ,那主要是从事应用研究的人、谋士、‘工艺师’以致实践事情者的责任。特殊是尊龙凯时研究工具是外国 ,在谈到怎样将外洋的履历移植到中国这个主要问题时 ,尤其需要有审慎的态度 ,不可急于出点子、开处方。” 


坚持与现实的距离需要甘于寥寂 ,“‘寥寂’是洪堡等人提倡的德国古典大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它一方面小心同流合污 ,另一方面还需要扫除一些现实滋扰�U站赡蔷浠� ,着实喜欢学术事情的人也不会感应寥寂 ,相反会只管坚持着清静的事情状态以防外界滋扰。”国际关系状态有时就成为较量教育研究的影响因素 ,科研评价也会对科研带来影响。“好比说 ,SSCI主要照旧英文文献 ,这种评价的太过强化就会对法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的研究有倒运影响。但我身边还没有哪位先生因此而松开了自己的研究。”高益民说:“同事们都是喜欢才来做 ,由于有意义才来做。各人都乐此不疲 ,都是些乐成地举行过自我洗脑的人。”他一点也不掩饰对国际与较量教育研究院这个研究整体的自豪感。


20180709153112118281000268.jpg


研究者必需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吗?高益民的谜底是:那倒不是 ,更况且现在也没有象牙塔了。这里说的象牙塔主要是指坚守研究的目的、范式和操守 ,不可削弱研究者的角色和责任。然而研究的问题虽然可以是现实问题 ,并且教育研究必需看护现实。中国教育的第一线确实需要研究事情者对许多现实问题做出回覆。高益民说 ,“我们已往对现实的问题看护不敷 ,以至于让不少人感应理论与实践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天下。近年来 ,中国的教育理论事情者一直刷新研究范式 ,也逐步找到了研究现实问题途径和要领。”


近十年来 ,高益民向其他专业的同事学习 ,加入了教育治理学院张东娇教授等人的相关项目 ,并使用自身的专业特点 ,对某些实践课题举行了中日较量研究。“我实验着把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基于课堂实录的课例研究要领引进到中国的学校 ,由于这种要领在一直提升第一线西席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交流能力和教学能力 ,增进西席配合意识的形成 ,提升学校文化方面确实有一些起劲效果。能改变学校的实践 ,这让我很是兴奋 ,也让我对社会科学的应用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可是 ,我们研究者并不是简朴地去加入实践 ,相反 ,恰恰是通过研究去影响实践 ,尊龙凯时直接目的照旧发明实践中的纪律 ,我们坚守的照旧研究的规范 ,我们遵照的照旧研究的伦理。也正由于云云 ,我们才拿出了与实践事情者差别却又对实践有启发意义的工具。”


在实践领域的研究中 ,中小学校长和西席的辛勤支付也深深地熏染着高益民。“收获太多了!我们接触了太多有责任感、使命感、上进心和学习力的校长和西席 ,在第一线 ,我们虽然发明了不少问题 ,但也越发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作为教育偕行 ,我们也更要虚心地向实践事情者学习。”

TOP
【网站地图】【sitemap】